2月18日,以“打造非遺年度名片、綻放非遺絢麗色彩”為主題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在陜西榆林開幕。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亮相非遺年會。
開幕式上,發布了“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等多項非遺計劃和項目,其中,瀘州老窖景區入選非遺旅游景區項目。
本屆年會由文旅部指導,中國非遺保護協會主辦,陜西省文旅廳、榆林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山東、四川、河南三省文旅廳擔任主賓省,活動包括開幕式、非遺展演、非遺論壇等。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原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饒權,陜西省副省長徐明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陜西省政協主席、榆林市委書記張曉光共同啟動年會。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單位,此次非遺年會期間,瀘州老窖攜旗下核心產品亮相展館,并通過“傳承四寶”“濃香豐碑”等主題展陳以及產品展示、品鑒互動等多種形式,向觀展領導嘉賓系統展現了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的獨特奧秘和歷史文化,得到了與會領導嘉賓們的高度贊賞。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原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上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下圖)參觀瀘州老窖非遺展館
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經元、明、清三代創制、定型及成熟,師徒相承、口傳心授,從未間斷,流傳至今已近700年,并傳承至24代。2006年,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作為濃香型白酒唯一代表,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1573國寶窖池群”并稱瀘州老窖“活態雙國寶”。
近年來,以“活態雙國寶”為依托,瀘州老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成效顯著:瀘州老窖封藏大典入選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瀘州老窖作為“川酒唯一”企業,入選首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此外,瀘州老窖還作為牽頭單位,發起成立了中國非遺協會白酒釀制技藝專業委員會,共同攜手兄弟企業,致力于白酒非遺的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
此次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是我國非遺一年一度的工作展示盛典、創新傳承盛會,瀘州老窖與200多個非遺項目一道共襄盛會,交流互鑒,對進一步提升白酒行業非遺傳承保護水平,推動非遺與現代生活相連接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瀘州老窖將繼續立足于非遺傳承保護的使命與責任,堅守非遺釀造技藝,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非遺活態傳承探索更多發展路徑,促進非遺融入現實生活,讓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生生不息,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